查看原文
其他

ARTBBS × 刘月|向内发掘映照出的更大整体

韩倩 ARTBBS
2024-08-30






Hello!刘月,最近在上海还好吗?展览目前还顺利吗?


确实不易,随着疫情的反复,展览也在这半年时间里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感觉就像薛定谔的猫似的难以捉摸。这些出乎意料的被动状态伴随着作品自身在整个过程中的发展似乎又有了某种天然的契合,已然如同一个寓言。恰当而不自知的就在那时刻出现和提醒着,一些巧合也让自己感到不可思议。展览上的空间作品是早在疫情之前的一个多月就开始现场创作的,而整个展览的基调和具体作品其实是在去年夏天就和画廊定下。甚至一些作品都是十几年前的。比如现场有一幅布满蔬菜水果⻝物的图片作品是2009年关于长期认知研究的作品。展前的已确定伴随着疫情停滞和不确定,等观众再次能来看到的时候已是6月,很多人因疫情期间“食物供配”而感慨万千,这种感觉也的确是特别魔幻。

《RegexPIC 01》

  爱普生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2009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确实,我们上回见到的时候是你在布展的时候,当时还没看到这件作品,现在再看这件作品会很自然的勾起一些还未消散的记忆,多少是会触碰到上海观众的神经。

 


是的,那时候这作品还在装裱中,好像第二天下午作品就上墙了,此刻面对作品的语境还是和现在看到的很不一样。最近朋友们还发给我了一些观众观感文字,提到他们来现场看到这些的感受……我当时第一反应也是十分吃惊,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种被转化过的“共情”又特别理所当然。当解读的路径被异化并超出原有作品视觉关照的逻辑时,个人经验在短时间内带动了整个认知的超验体验,这对我长期关于“视觉认知”的深入研究还是很有益的。说实话,此刻真不知是展览被疫情“碰瓷”了还是这展览凑了疫情的热闹。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这让我想起2019年末我同时在上海和北京做了展览“体积”和“化身”,同样都是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呈现现场面貌,也满怀信心和期待想着后续的展览和拓展,但人算不如天算……随着当时疫情的全面爆发所有后续的展览也都戛然而止。而这次的反复感觉又是一次升级,从一月初开始布展,伴随着后来三月开始近四个月的断断续续疫情反复,一晃眼就七月份了。


"刘月:体积", 展览现场,2019,香格纳M50,上海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里面空间被推倒墙的作品是需要焚烧插在那些缝隙里的纸片的,产生的大量气味结合现场的“遗迹”可以更完整的在多维度里体验作品当中时空转化的逻辑。原本想着最好的整体效果能保留在开幕时刻集中体现,可现实却是为了这整体的感受一拖再拖,特别纠结的等待着能焚烧的时刻。计划的时间线也一再的被推后,大量绵稠凝固了的等待时刻被这种不可把控的被动状态牢牢掐着。为了现场保留一定的气味,必须要在展览开幕前一周左右的时间来操作也成了“等待戈多”般的存在。现在看来或许这反而更能体现整个展览对时空转换时不可测的面貌。原本预设限定的状态是希望能使体验感更强、更清晰,不错过重要节点,这些考量在消耗中随着时间不断叠加反而变得不那么简单清晰了,伴随而来的是更加丰富饱满的逻辑纵深,这是出乎意料的。


7月总算开始了焚烧的步骤,现场极度刺鼻的气味,熏得人眼睁不开,劈劈啪啪火苗窜动,整个现场如同巫术,如同“最后的加冕”,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终极归属感牵扯着感官的每一个神经,这让人非常着迷。随后疫情又有反复,所有行动再次停下来……


“刘月:起源”,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所以上次短暂的间隙回到画廊烧了一次就搁置了是吗?


对,伴随着当时的那次展览开幕被取消后,我的第一次焚烧创作也暂停了。但换个角度来说,其实和外面浇筑的逻辑是类似的,它们都是一个持续不断、每一刻都在变化发展着的作品。随着时间推移,那些被填满被焚烧的缝隙又会如幽灵般变化并产生更大的缝隙,于是只要接下来看哪还有比较大的缝隙,我会继续再拿纸片,用二维的逻辑介入填满,再次进行焚烧,将这些动态的变化融入整体维度转化的逻辑概念中。这次的展览没有一个开始或开幕,每一刻都是新的状态,每一刻都会浇筑、焚烧,会根据创作不断变化,直到展览结束。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明白,回溯到你的创作脉络中三种面向的研究时,最初我想和你聊的是在这个展览中你作品中的一个内在联系和所属。比如你创作中早期的两个研究是“认知研究”、“为极限值得唯一”,从二维的逻辑到了三维的空间的转向,到后来的“让增益无限接近自身”,比如关于光的作品。虽然很可惜没看到展览现在的状态,但是通过你发给我的一些视频和照片,包括对于气味的描述,我感受到它可能并不属于二维或三维的概念,而是一种“四维”的状态,当然从数学或者物理层面来说,人是看不到这一维度的…

 


你说的这个感受是非常准确的,我补充一下,我觉得声音和气味综合起来的是这个展览的线索,它是无处不在的,逻辑也是极其严密绵绸的。所谓的逻辑是互相依托、互相悖论但又互相往前走。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比如说外面这个空间的气味同样是很强烈的,那种烤面包的气味,甚至是发酵、发酸、腐败又清香的气味蔓延到了室外。就像你说的时间性,而这种时间性抽象的成为了一种整体,它打破了时间性具体的片段,把整个三维的状态、现实的事物以及逻辑关系都包围在了一块。而里面房间的倒塌墙和焚烧的作品,它的气味也是一种呼应,而且这两者的气味是有一种运动的关系。室外浇筑的气味是腐败的有生⻓重生的感觉,因为本身自发面粉也会膨胀、融合、生⻓,而且人的潜意识对这样的气味会很敏感,会感觉有到处蔓延甚至有各种微生物或菌群藏在周边的感受。而里面焚烧的气味是一种毁灭性的,像一个终点或总结,是泯灭之后的真空状态。再加上现场的刺鼻和刺眼,听到火噼里啪啦的声响,这种缓慢又激烈的声音,轻易就能将人的情绪调动起来。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在最初的方案呈现中,外面的空间现场会听到嘀嘀嗒嗒的声音,是那些面粉从高处网格麻绳的轨迹上一点点流下来,滴到地面的声音,在现场看到的时候是找不到任何一个物的方位,因为当它滴下来的那一刻,你已无法察觉是从哪滴下的,时间被消磨掉了,它凝固在那一刻让你去感受整体空间的时间性。所以我说气味和声音是把这种整体逻辑糅合到一块了,从二维转三维,三维转四维,再从四维降回到二维或三维。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另一个就是M50香格纳的空间并不小。2019年在展览“体积”中的创作,最大的有十几米高,当时展览空间里放置了多个类似的大小形体,就算如此当时仍会觉得空间是十分开阔的。然而此次的感受却大为不同,在现场会感觉空间被压缩了,因为外面网格的作品是在“生⻓”的状态,哪怕再给我两倍甚至三倍的空间,也会被吞噬掉,这不是一件“很大”的作品,而是生⻓在这个空间里,就像苔藓一样,一点点、一层层、一寸寸,空间的所有路径都被吞噬掉了,我觉得特别美妙。 






对,在你布展期间我来看了一次,感受到这个空间变小了。

 

这里会有一种视觉和感受上的错觉,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个网格有九米高,首先大家不会感觉到这个网格会有多重,但实际极其重,当时是十多个人一起举上最高点的。从最上面起点最小间距自上而下来铺设网格,缓慢的坡度向下,网格的间距也渐渐扩大,整个铺陈开来的线条和网格是有强烈视觉引导性的。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你所提到的逻辑性是在你的创作脉络中一条很强烈贯穿的线索。这个当然有一些我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在理解你作品的时候是非常打动我的,无论说被单一放大的图像还是只剩下颜色这样很抽象的图像,你从二维到三维,图像到空间的转变逻辑和线索对我来说确实是非常直观和明显的。

 

在“基础图像 - RegexPIC”系列里,很多都是多年前直到今天仍然在研究发展中的作品,这种持续的深入是对自己认知研究线索里物证被证伪并被再认知的最大保障。我希望这种认知是具有延续性的一次专题性研究,它伴随着人对世界真正的体验和认知。身体力行,精卫填海的方式去收集大数据图像的。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有人类文化以来,抑或在几千年以后,人类仍然存在但科技早已改变的情况下,用一种并不需要完全依赖当下科技,但又可以通过最基础的方式去反映人对于认知和自我感受的逻辑,一个完整自洽的逻辑。就像做一道数学题,我不追求写下数学题的结果,而是你看了这里面推导的整个过程,而对发现的整个推导过程产生了经验上的反证,此种巅峰体验特别美妙。推导和理解这个过程本身的必要性也就成为认知的主体。


《RegexPIC-X 07》

  爱普生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2009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我一直说自己是两条腿走路。从形式上看自己的创作会给人风格类型很多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关于自己认知研究的具体实践,只有这些汇聚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相对稳定,互相佐证,互为补充的一个整体。


过去做的很多绘画和现场的装置作品,会有意无意的做好就销毁掉了,留下的不多,有的甚至连记录的图片也没能保留。正如前面所说,对我来说里面推导的逻辑过程是让我最在乎的。而图像类的作品因为保存在电脑里,大都还在。所以很多后续的现场作品从视觉上会和图像类的有不少断档,但如果仔细推导里面的分析逻辑会发现它们是一体的,并且环环相扣。这次展览的总体概念也是和“认知研究”早期的研究同时发展而出的,我认为这是认知中几个维度的度量,是综合分析的一个状态。当作品⻛格和语言方式之间的落差变大时,认知的非局限性和无限的试错方法也会随着时空维度而丰富。那些我感兴趣的认知逻辑也成为了并非唯一性的充分条件。而这些降落在各种角落的逻辑内在存在着的关系也在这些事物落差的维度中强烈的照应和暗示。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其实每一个作品都是我研究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相当于一个证伪题,我希望是一种看似是证伪的,但是里面又是能萃取出一种很感性的、个人的情绪,当然还有它内在的判断逻辑。对我来说艺术创作并不是在一个图示化内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整体和综合的概念面貌,每个作品都是需要推敲清楚了才能呈现,我的作品做出来之后会在三五年内反复推敲,这也是我的作品逻辑里所追求的,我希望这些探索是严密而饱满的,并且在这种推敲的反复过程中有了质感上的黏稠度并使得其中纠缠着的悖论延绵不绝,这种由自己创作习惯累积而成的整体面貌会贯穿始终。当不同语境和知识结构的人都能在我的创作里面找到某一个点,再以自己的点扩容去看一些问题,人们总会发现这些问题会和另一些问题缠绕到一起。


“刘月:起源”  项目实施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所以我会把很多问题作为整体作品逻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进行思考,这种不可或缺不是要去强调对抗和直接反映,而是作为作品逻辑的一部分。就像气味的作用,滴撒下来的作用,身体力行去扎这些绳子的作用,都是希望这个逻辑在内循环中是一个饱满的状态。我也遇到过一些朋友和学者和我说,理解我的作品可能是有某种⻔槛的,需要一定知识结构去解读,但我认为也没必要去避讳,它正是作品本身的魅力。我的每一次创作是把对自我整体认知中感受性的那一部分呈现出来,那必然会造成认知的过程的片面,但恰恰只有通过这些⻔槛和线索我们才能去分析一些东⻄,你必须站在这,必须很勇敢的逼迫自己去感受,再通过证伪的方式在反推的过程中,无论最终是对还是错,这综合体就是一个完整的面貌。在此基础之上呈现的作品,对真实的感受都需要自身很诚实地去呈现,如果无法亲力亲为我宁愿放弃。





特别理解你说的这种真实的感受和整体性的体系,这个也让我想到了你的另一个项目,关于你朋友圈日积月累每日一黑的对光的反抗,我感觉在这里对于真实的怀疑和解决是与前两者是有些许不同的,而且光的这个概念似乎也被你揉杂进了空间的作品当中,也是持续了很久的项目。

 


对,这个项目最早是在微博上做的,差不多从2009年开始。和我原来的习惯一样,做好就删掉了。后来有了微信发现它太合适“黑屏”( 《为极限值得唯一》14)这件作品了,因为微信朋友圈的出现就是把图像化、认知性的东⻄更快更集中的呈现。就像你说的,“黑屏”这个作品也是我脉络中的一部分,它回到了对光、对认知世界原点的问题讨论。其实很多时候人都是因为有了认知,有了光之后才产生了困惑,我们看到光才能看到事物,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而“光”在这个世界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在没有光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认知盲区,难道这样的地方就不存在客观事实了吗?没有真实或者虚假吗?可能存在也可能并不存在,这正是让我痴迷的地方。所以“黑屏”就是我在没有光的时候拍下一些物或者自己,拍下这些既定存在的客观物象,从图片的形成到发布在微信上的过程却又是很“反图像认知”的,因为从认知本能的反应是需要明确研究形态的,但这个项目恰好是拒绝的,每一张图片都是黑漆漆的,无法判断里面的内容,唯一能留下来的就是时间,一个数字的记录点,仅此而已。

   《为极限值得唯一14 2015-03-29 – 00:28:59》

    爱普生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2015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既然是介入微信,我又希望它可以更完整,所以又有了收藏的介入。而这些图片都是无法辨别的,没办法去挑选,收藏者能看到的就是时间。实际上就就演变成不是看图,而是反映自己认知的过程,并从中挑选时间。这其中的认知是以一种客观却又神秘的方式呈现,最终选择的这一刻是他自己的这一刻。所以整个项目的过程具有艺术家创作和藏家主观认知的排他性,里面所有的逻辑就是这样串联起来的,同时也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本源问题。






你说到藏家买到的是时间让我想到一些关于时间的绘画作品,观众驻足在那些绘画面前的凝视让我感到和你的黑屏之间的暗合。当他们选择了一个时间的时候,无论是收藏还是驻足,其实是线性日常之外突然涌入进的一种内在意识,是同属于过去和现在的。我会感到在你的作品中这样整体的面相是一种非常脆弱和感性的东西,无论是你去消解形象抑或是瓦解概念,或者说对很多事情的质疑,无论是图像还是空间,都交汇到了真实,是人感知上非常脆弱和局限的状态,这也是让我觉得非常动人的原因,另一个门槛的点是在于摒弃了人已有的意识和概念去理解一个东西。

 

你的感觉是很敏锐的。本我自我超我的逻辑当中,往往最终还是在讨论本我实际上我是想以一个旁观者的状态来看待这些自然而然流露和显现的内容,必须抱以尊重,在沉浸的过程中去完成一些事,这是我⻓期以来迷恋的感受。看着外面的景,那些树在光影下的闪动,人可能会出神,但那些风景又实实在在的映入眼帘了,这个状态我觉得很重要。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状态是被我们忽视、排空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个出神的状态,这是一种更整体且去除修饰的真实状态和感受。






那你会觉得在你说的两条腿走路的状态,它们是需要同时出现在展厅之中的吗?还是说它们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呢?比如这次展览中有你从2006年至今的创作系列“基础图像 - RegexPIC”,我感觉你的项目本身或许就是对观看者进行实验的研究,你觉得普通观众能否从这样的图像中生成一种认知呢? 


这就是另一个关键点了。我一直在找寻更合适的机会,完整地探索研究图像认知线索的问题。我这次想要探讨的不是装置本身的具体问题,也并不是一个图像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问题,这往往是在二维介入三维的过程中会被忽视的,将过程当做结果来倒推是我更在乎的。无论是三维到四维再降到二维,或者四维直接变成二维,全部都是在通过不同的切面点和逻辑点,把这些推导的样本以整体的样貌展示在大家面前。这就好比一道菜,即便看起来很好吃,最后也还是要亲自尝一尝它的味道,我想把品尝味道的动作或过程作为一个定型的完整面貌来展示。


《RegexPIC-X 01》

  爱普生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2009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所有线索还是以我想表述的逻辑的完整性来看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专门针对图像思考的项目。这次的展览就是比较综合的,如果光有外面的网格和滴撒的面粉和气味,逻辑也是成立的,但是往往其中某一种逻辑就会被放大,比如宿命感和社会关怀。这个球体自上而下自然滚落至它对应的位置,而这些位置又影响了这些流体的石膏和自发面粉以及水泥,滴落至地面后形成了整体的时间性,大家会从这一点的逻辑去看,但我不会过分强调某一个点,而是想去表达更大的整体面貌,即,为什么会产生宿命和关系的面貌。比如为什么房间要有倒塌的墙面,从二维到三维的墙面产生的缝隙,我用一个个纸片把这些缝隙塞满,其实就像是一个时间切片,我把这些逻辑的空隙填补完整,但这样的逻辑又不是完全连贯的,于是我又会用火去焚烧,将它们融为一体。这两个空间的呈现其实是有呼应的,包括对应的这些图像作品,我也是需要把别人从某一种放大的状态中拉回来一些,因为我想要表达的还是整体。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是否可以就这两种不同层面上的空间展开聊一下如何从图像到达空间的。在这两种维度的表达上又是怎样切入对于真实的感知以及存在的质疑呢?

 


这些感受确实是顺理成章的,包括这些作品的时间段也不是统一的,有一些是很早的图像作品,有的是近期创作的铁丝螺旋上升的作品,我自己还是怀着比较好奇的心态,也不确定这几个方向的作品真正呈现出来的时候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我原来还是用更“先验论”的方式去提纯问题的因,会去感受、观看这些面貌,但我还是很好奇这些最后呈现的面貌是什么,我是否又会有很多新的感受。而且一些本来藏在作品中的质感、逻辑和感受又涌现了出来,是我之前没体验到的,但在这次展览中这些未知的线索又被强化了,因此,往下走的一种感受,我觉得特别让人好奇。我特别喜欢在创作的过程中自我消化,我对这样的工作是很着迷的,无论是危险性还是未知感,它是一种向内发掘时映照出来的、那是更大的整体和关照。


《起源》

  爱普生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你的作品中一直非常强调真实性和物理性的感知,不稳定和稳定的状态总是在你的作品中生长。其实我会比较好奇那你是如何在一个空间中开始自己的构建呢?你会认为什么时候这个作品完成了呢?

 


这次展览的最终状态是希望每个来到现场的观众所感受到的那一刻只属于看的那一刻,因为在展览的过程中会不停的浇筑和变化,一直到展览结束的那一天。这是我需要的,也是这个展览中流动、变化、凝固和互动的姿态。包括为什么我会用到水泥、石膏、自发面粉的材料,这几种材料其实也代表时间性的自我总结,它们自身就是带有强烈悖论的材料,你要去塑造,但这些材料恰恰是“反塑造”的,最终它又会形成凝固的形态,因为这个凝固形态又会影响周边的物体,这几个材料之间有时也是互相“关怀”的:水泥是定型、吸水分的,而水泥在流动的过程中是会自发热,产生热量。而石膏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在石膏和水泥之间,我会再去浇自发面粉,这种材料也是需要热量才能膨胀,就像发馒头一样,会膨胀最后塌缩到枯竭掉落,甚至斑驳。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作品要反复的做,因为在反复浇筑的过程当中,会有变化和脱落,那些绳子也会发生变化:有的绳子会绷得很紧,有的已经旋转或变形。不停浇筑之后和那些落在网格中的球体产生了作用,那些绳子的轨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拧起来的绳子也会往两边散发,留下来的很多印记开始往边上的轨迹生⻓,就像龙脊骨一样。绳子的螺旋上升和图像中拟态四维时空螺旋上升的铁丝是有呼应的。这次展览作品,其时间性和凝固的呈现,是直到展览最后一天都保持着持续推导的状态的。


“刘月:起源”  展览现场,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回到你选择的这种凝固性较强的液体,它们自身属性实际上是带着的某种戏剧的转折性和不可控。经历过被疫情中断的这段时间,回到空间的状态和你想的会有差异吗?

 

确实不太一样。比如刚开始自己不在现场的时候我还能让师傅晚上来对网格浇些水和自发面粉湿润一下,但封城期间是谁都不在的。后来我再回到展厅里,直接呈现出了干裂和爆开的终极结果。但后来我觉得也挺好,我就把它当作过程中的过程吧。春夏秋冬又一春。我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个过程,不然又进入了自己始终在找寻一种结果性的逻辑圈套,而且最终我信任的也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就继续往下做了。也像我们之前所谈到的,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变得特别绵绸,不是物质的绵绸而是逻辑的绵绸,是绵密的对仗,是对抗悖论式的生⻓关系,是层层叠叠往上发展的状态,我相信这样也会更加饱满和充实。这次展览它既有自己的宿命,也在讨论宿命,又是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即使我自己不愿意介入,但本身又介入了,这非常美妙。


“步骤四:被压缩的时间印记的形成”,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图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关于艺术家



刘月



刘月1981 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刘月的作品常以客观事物为起点,通过认知体验的极限化介入,使得深入研究的过程具有强烈的不可知性和未知感。在这种时刻都被认知局限所寄生的线索里,认知的客观主体也会伴随着悖论式的逻辑而形成强烈的反物质性。以此证伪之势来观测认知过程中整体语境与具体事物间的联系,这使人充满好奇。在那些极限化的推演下,认知自身产生了“缝隙”。这种深入事物本质却萃取并提纯出“杂质”的过程恰恰是刘月极度痴迷的。


刘月于2017年获得华宇青年奖提名,2021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


近期展览包括:刘月:起源,香格纳M50,上海(2022);化身,CLC Gallery Venture, 北京(2019);刘月:体积,香格纳M50,上海(2019);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北京(2019);刘月个展:鸮,C龙口空间,北京(2018);刘月个展:格言,香格纳北京,北京(2016);堆,刘月个人项目,龙口空间,北京(2016); 缓坡,刘月个人项目,上午艺术空间,上海(2015);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5);赞美诗,小明和小红,上午艺术空间,上海(2012);回声,刘月个展,全摄影画廊,上海(2012);意大利亚力山德里亚双年展,亚力山德里亚,意大利(2011);巴黎 Photoquai 摄影双年展,巴黎码头布朗利博物馆,法国(2011)。





正在展出




采访 |韩倩
设计 |Souky
编辑 |Kuro
校对 |塞塞
咨询 |投稿|art_bbs@hotmail.com  





延伸阅读
BBS_SP|褚秉超 × 崔灿灿|以一灯传诸灯

BBS展评|灵魂猎人:再生“他者”的亲密想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RTBB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